据已公布消息,2020年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队名单,6名征战选手全部确定。
其中老牌强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浙江乐清知临中学,连续两年都有学生进入IMO国家队。
但今年还有另一值得关注亮点:
时隔10年,中国奥数国家队再次有女选手入选。
而且入选者严彬玮,正是现今中国奥数的新晋“一姐”。
上一次中国奥数国家队类似情况,还要追溯到2010年的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张敏,她在第51届IMO斩获金牌,后来保送进入北大数院。
完整奥数国家队名单,我们详解如下:
严彬玮,当前中国奥数当之无愧的“一姐”,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今年高三。
最新的战绩是今年3月参加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拿下全球第三的成绩。在去年11月底举办的第35届中国奥数竞赛(CMO)中,获得第一名。
严彬玮早在初中就展现出奥数天赋,初三时首次参赛就超过了诸多高中选手。
在去年底作为国家集训队选拔的“第35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严彬玮更是以满分成绩斩获第一名,并且率队江苏省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一名。
而且围绕严彬玮,也有成绩之外的讨论展开,因为她正在为诸多女生学习数理化正名且树立榜样。
男生和女生学习数理化究竟大脑机制是否有差别,是全球范围内都喜欢谈论的话题。
但有严彬玮这样的实力,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依嘉,来自人大附中,今年高二。是去年IMO金牌选手邓明扬的同班同学。
在2019年的CMO中,依嘉以108分的成绩获得全国第二名,进入国家集训队。
依嘉是本次唯一来自北方(北京)高中的国家队队员。
人大附中作为北京奥数届的扛把子,历史荣誉和金牌成绩也一直名列全国前茅。
2019年CMO比赛中,人大附中就以9块金牌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一,而依嘉则是其中表现最好最稳定的选手。
并且提到人大附中,还得提一下他们拥有的另一位数学物理双料国家集训队选手孙睿,他此次选择了代表国家奥林匹克物理国家队出战。
此外,人大附中也是后浪汹涌,2019年进入国家奥数集训队的郑云兮、刘陌溪、陈誉霄,来自高一,郑和陈更是只有14岁,而他们的学弟廖昱博,更是以13岁的年龄斩获全国金牌。
人大附中,真是英才辈出。
李金珉,来自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在2019年CMO竞赛中,巴蜀中学校一共拿下了7枚金牌,与成都七中并列第四。
而李金珉作为全国第三名,也是重庆学生在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的最高排名。
清北之间,李金珉选择了在数学方面底蕴深厚的北大。
根据中国网报道,他已经获得了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认定,这个历来只从高二学生中选拔人才的班级,也是北大全球顶尖的数学力量储备军。
今年与他一同被认定的的,巴蜀中学校还有两位,分别是陈轶钊、张书齐。
这一届,全国一共有43人得到了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入围资格,均为CMO获奖选手。
但入围并不一定被录取。据悉,北大数学英才班,最后只选拔不超过30人。
饶睿,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
2019年,他就和同学胡苏麟、刘明扬一起入选了第34届CMO国家集训队,并获北大保送资格。
去年11月,他再次参加CMO刷新了自己的成绩——全国第四,这也是奥赛强省广东最好的成绩。
2019年35届CMO,广东省一共拿下了14枚金牌,与湖北并列第一。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深圳中学是其中主力。
前者是广东老牌强校,一直在为国家数学竞赛输送人才。
而深圳中学,是近年来的后起之秀,凭借着高薪招聘清华北大博士、硕士毕业生的动向,一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从CMO的结果(6人获得了金牌,3人入选最后国家集训队)来看,它的投入显然得到了回报。
韩新淼,来自浙江乐清市知临中学,今年高三。他高一就开始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拿到了全国第二的成绩。此后连续3年入选国家集训队。
2019年,他在第35届CMO中排名第五。据温州商报报道,韩新淼已被清华大学预录取。
乐清市知临中学虽然是一所民办县级中学,在竞赛方面,却能与杭州二中、学军中学、镇海中学这些老牌名校一较高下。
2018年CMO,知临中学就有4名选手拿下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其中,潘至璇斩获2018年CMO全国第一名,谢柏庭最终入选国家队,在IMO赛场上摘下一枚金牌。
梁敬勋就读于杭州学军中学,高三。2019年,他在第35届CMO竞赛中排名第六,并在今年3月份举办的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上斩获金牌。
在2017年考入学军中学之后,梁敬勋就展现出了数学天赋,高一就拿下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等奖。
2018年举办的34届CMO上,高二的梁敬勋拿下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被保送到姚班。
杭州学军中学建于1956年,同样是浙江的竞赛强校,近年来在各科奥数竞赛上频频出现。
在数学方面,虽然每年的CMO,其都有学生斩获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但近年来鲜有选手进入国家队。
所以这次梁敬勋的入围,杭州的《都市快报》称为杭州近年来最好的成绩。
按照往年的选拔流程,参加IMO的国家队队员,从2020年数学奥赛集训队中选拔,但需要经过一次集中考试,来确定名单。
但今年变了。
根据一份中国数学会数学竞赛委员会及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工作组发布的通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一选拔考试一直无法举办。
随着上报IMO参赛队员名单的截止日期的临近,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这一届的国家队队员通过2019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的成绩选拔组成。
也就是说,从第一名由高到低依次选取前6名为国家队队员。
小插曲是,今年有两个第六名。
来自杭州学军中学的梁敬勋和深圳中学的温凯越成绩并列。
为此,他们之间还专门进行了一场持续420分钟的加赛。
最后,梁敬勋同学在这场考试中更胜一筹,拿下国家队名额。
虽然今年阵容强大,但压力也不小。
主要来自他们的“前任”,上一届IMO中国代表队。
在去年举办的第60届IMO中,中国队六名选手全部获得了金牌,他们分别是:
邓明扬(参加时高一,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胡苏麟(参加时高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袁祉祯(参加时高二,武钢三中,被保送清华姚班);
俞然枫(参加时高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黄嘉俊(参加时高一,上海中学);
谢柏庭(参加时高三,浙江乐清知临中学,已经被清华录取)。
其中袁祉祯和谢柏庭获得满分,中国队总分227分,与美国队并列团体第一——过去5年中首次获得冠军。
所以在去年成绩面前,中国今年IMO代表队压力也不小。但纪录和荣誉,向来就是被刷新的。
今年的第61届IMO竞赛将于9月21日-9月22日进行,会采用网络参赛的方式。
注:本文摘自网络
原题 | 数学に王道なし.
作者 | 小平邦彦
译者 | 陈治中
校对 | 胡作玄
译自 | 数学の学ざ方, 岩波书店, 1987 年, pp.77-93。本文来自《数学译林》
题目是要谈数学的学习方法, 我只想先谈谈笔者自己是怎样学习数学的, 通过回顾来讨论数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 我在小学生的时候所学习的并不是现在的“算数”, 而是“算术”. 算术大概就是计算术的意思. 学习的内容以计算技术为主, 图形的东西很少. 究竟怎样学习计算技术的, 几乎都忘记了. 但非常记得二年级时每节课就象念经那样背诵乘法九九表. 还记得一件事是计算距离. 当时的度量制以尺、贯、升为基本单位, 6 尺是 1 间, 60 间是 1 町, 36 町是 1 里, 所以它的计算比前些年在现代化之际流行的 2 进制法及 5 进制法要难得多. 我们要反复练习象
这样的计算.
现在的算数中都要教计算的含义. 例如对于分数的除法
为什么我要用 4/5 去除时可以将分子与分母交换而去乘 5/4 呢? 就需要说明它的理由. 我学习算术时就没有这种说明, 只学习这种规则, 即用分数去除时可以将分子与分母交换后去乘, 然后就在反复的计算练习中不知不觉地明白了它的意思, 也就记住了. 而所谓明白了它的意思, 也并不是说已经能够说明为什么用分数去除时可以将分子与分母交换后做乘法, 而是指能够非常自如地进行分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中学一年级时学习算术, 从 2 年级到 4 年级学习代数与几何. 对一年级的算术已经亳无记忆. 代数则有 2 次方程的解法、联立 1 次方程式、因式分解, 等等, 因式分解充其量也不过是 4 次式, 代数中还学习了对数的计算与开平方的方法. 所谓开平方法, 说的是如下那样求 的计算法.
当时中学里的有理数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 但是, 例如, 若按开平方法用小数表示, 就是
永远也开不尽, 是一个非循环而极不规则的无限小数. 故 是无理数, 就是这样子学习的(秋山武太郎:《わかる代数学》11 版, 昭和 57 年, 97 页. 看了这本书, 就明白当时中学的代数大致是什么样的了. ——原注). 笔者按开平方法计算了 、、 等, 看到的不是循环小数, 也就理解了 、、 等的确是无理数.
但是按开平方去求时, 充其量也不过算到小数点后 10 位左右为止. 实际计算一下 看看, 其计算如下所示的那样, 如果没有相当的毅力, 要计算到 15 位或者 20 位是很难的.
当然, 虽然
到小数点后 10 位都不循环, 但也不能说明 就不是循环小数. 尽管如此, 我们仍然确信 作为非循环的无限小数是个无理数. 那么为什么就没有产生这样的疑问, 即如果再往下计算或许就是循环的了呢? 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但恐怕是因为看到 的开平方法计算, 随着位数的增加而很快变得很复杂的样子, 就领悟到它不会是循环的. 或者是因为相信了教科书上写的 是非循环的无限小数也未可知. 总之, 反复进行对数计算及开平方法那样的计算练习, 对于培养对实数的感觉, 我认为是极其有效的.
谁都知道 是无理数, 但并非人人都知道 是无理数的证明. 数学家中不知道 是无理数的证明的人似乎也不少. 笔者直到不久前也是其中的一个, 在高木先生的《解析概论》中也只有自然对数的底 是无理数的证明, 而没有 是无理数的证明, 尽管如此, 对是无理数仍然坚信不疑, 恐怕是因为从中学时代起就反复听到说 是无理数的缘故.
本讲座中也没有 是无理数的证明. 即使让 是超越数的证明留给专业书籍, 但 是无理数的证明还是希望记录下来, 所以这里给出 I. Niven 的初等证明. (I. Niven: A simple proof that T is irrational, Bull. Amer. Math. Soc, 53(1947), p. 507. 这一证明在高中的微积分范围内可以理解, 在此意义上是初等的——原注)
证明是反证法. 假定 是有理数就产生矛盾, 为表明这一点, 设 和 是任意的自然数, 令
考虑积分
当 时, . 因此, 由于
所以
正如熟知的那样, 对于任意的实数 , 有
(如果固定一个自然数 , 考虑 , 则
——原注)
故对于 , 若取充分大的 , 则
接着, 由分部积分
因此
重复此分部积分, 因为 , 所以得
又因为 , 所以
故
利用二项式定理展开(1)的右端 , 得
从而
到此为止, 无论 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都是成立的. 现设 是有理数:
因为(1)的 是任意的, 所以可设它与 中的分母 相同. 这样一来, 因为
为整数, 由(4), 全是整数, 因此, 由(3)可知 为整数, 与(2)矛盾(证明终).
从中学 2 年级到 4 年级的 3 年内学习的几何是古典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 近年来,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已经从数学的中等教育中消失了. 听说其理由之一是因为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在逻辑上不严密. 但当时笔者却觉得欧几里得平面几何是极为严密的学问体系. 而且还通过欧几里得平面几何来学习逻辑. 平面几何也许并不严密, 但这里学到的逻辑却是严密的逻辑. 谢天谢地, 后来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在大学, 在逻辑方面并没有学到任何更新的东西.
在当时中学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中, 由纸上描绘的图形表示所看到的现象这种自然科学味道很强. 如果把在纸上描绘图形作为一个实验, 把证明看作说明该实验结果的理论, 那么平面几何可以认为就是自然科学. 为了说明这一点, 作为例子, 考察下面这个 Simson 逆定理.
定理 由一点 向 的三边延长线上所作的垂线的垂足 、、 若在一条直线上, 则 位于 的外接圆上.
证明 首先作一图. 引直线 , 外取又一点 , 上取三点 、、, 通过 、、分别引直线 、、, 使与直线 、、 垂直. 然后假设 与 的交点为 , 与 的交点为 , 与 的交点为 , 则可得到由一点 向 的三边或其延长线上作的垂线的垂足 、、 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图 1, 对于图 1 画出 的外接圆一看, 的确位于其外接圆上.
下面证明 位于 的外接圆上. 由假设, 因为 , 四边形 内接以线段 为直径的圆. 故由圆周角不变的定理
同样因为四边形 内接以线段 为直径的圆, 所以由圆周角不变的定理
看图, 由(1)与(2)可知
故由圆周角不变定理的逆定理, 四点 、、、 位于同一圆周上, 亦即 位于 的外接圆上(证明终).
描绘图 1 以确认 位于 的外接圆上, 到此为止是实验, 而说明该实验结果的理论就是证明. 对于图 1, 作为说明 位于 上的理论, 上述的证明是十分严密的.
而当我们把 Simson 的逆定理看作是由公理所构成的平面几何的形式体系中的定理时, 上述证明并不严密. 为什么呢? 因为图 1 表示了 Simson 的逆定理的一种情形, 还有如下图 2 的情形. 因此, 即使对于图 1 证明了 Simson 的逆定理, 也不表示 Simson 的逆定理对一切场合都成立. 要证明 Simson 的逆定理对一切场合都成立, 就要研究所有的情形, 明确会出现什么样的图形, 必须证明 Simson 的逆定理无论对哪种图形都成立. 而对此, 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公理还不充分, 还必须补充序的公理. (小平邦彦: 《几何のおもしろさ》(数学入门丛书7), 岩波书店, 158-164页. ——原注)
这样, 旧制中学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作为由公理构成的数学体系还缺乏严密性. 但尽管如此, 还是把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看作极其严密的体系, 这恐怕是因为它作为图形的自然科学是十分严密的. 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告诉我们重要的是正确描绘图形, 而这与物理实验必须精密是一回事.
欧几里得平面几何中由于没有序的公理, 如果描绘不同的图形进行讨论, 例如就可以证明任意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若把它作为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重大缺陷, 笔者认为是非常可笑的. 物理中做错了实验也会得出奇怪的结果, 由于图形的错误而得出来奇怪的结果可以说是很自然的. 假定不管画出什么样的图形都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反倒难以理解.
我还清楚地记得巧妙添加辅助线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后的快乐, 而具体是什么样的问题, 以及怎么解决的, 已经全然不记得了.
当时中学的代数与几何教科书是从 2 年级到 4 年级各一册. 3 年级时, 曾与同班的西谷真一两人从头开始做教科书上的问题, 不多时间就把 4 年级为止的问题都做完了. 于是就开始了阅读藤原松三郎著的《代数学》. 《代数学》是专业书, 第一卷大约 600 页, 第二卷也有 700 页, 中学的图书室里还有个竹内端三著的《高等微分学》, 但看到高等的就觉得是很难的数学, 也就敬而远之了. 要是知道《高等微分学》是高中用的微分学, 而《代数学》倒是专业书, 那当然就先读《高等微分学》了.
几乎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怎么念的, 以及念的是《代数学》的哪一部分, 但还隐约记得费了不少功夫学习开始的整数系的公理结构, 以及接下来的二次剩余互反律, 连分数还比较容易, Galois 理论却怎么也不明白, 等等. 幸好现在又出版了用片假名写的保留原来旧汉字的老版本《代数学》(藤原松三郎: 《代数学》1-2卷, 内田老鹤圃新社. ——原注), 我才得以在浏览该书的同时尽可能地回忆当时是怎样来学习的.
《代数学》的第一章第一节, 首先根据 Peano 公理定义了自然数系:
如此定义了自然数系 后, 1 的后继数 称 2, 2 的后继数 称 3, 3 的后继数 称 4, 依次定义 5, 6, .
又由 的公理可以导出数学归纳法原理.
第二节中将 推广到全体整数的系统 , 按数学归纳法证明了, 关于整数的加法与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成立. 笔者费了很大的劲才理解这一证明. 与现在的 算数 不同, 算术中交换律与结合律从一开始就明确了, 所以并不是作为运算法则而特别学习的. 其证据就是乘法口诀表只背诵 当 的情形, 而当 时则是用 替换 后计算, 就是这样学习的. 笔者至今当做
那样的乘法时, 仍不由自主地计算为
本来是作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接受的交换律等等, 现在又要按数学归纳法重新加以证明, 所以理解其证明就很不容易. 还要煞费苦心故意装着不知道交换律, 在笔记本上抄下证明.
第二章是有理数域的数论. 记得这里第六节高木先生关于二次剩余互反律的证明很难. 正如熟知的那样, 对于自然数 与整数 , 当满足
的整数 存在时, 称 为 的二次剩余. 当 为奇数时, 定义 Legendre 记号为: 若 是二次剩余则为 . 若 非二次剩余则为. 这样, 互反律
就成立. 高木先生关于互反律的证明很简明, 现在读起来很明白, 但对于当时是中学生的笔者却很难理解. 为了理解则将其抄在笔记本上, 费了不少功夫, 最终也就记住了证明. 还记得自己也觉得是搞懂了.
第三章是无理数, 第二节是 Cantor 的无理数论, 他是把无理数作为有理数列的极限而引进来的. 第四节是 Dedekind 基于分割的无理数论. 关于 Cantor 的无理数论还隐约有些记忆, 而对于 Dedekind 的分割已毫无记忆了, 大概是因为不懂就跳了过去.
第四章连分数很明白, 记得还很有意思. 特别留下印象的是如下定理, 即实数是二次无理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连分数展开为循环连分数.
其次留有记忆的是第七章行列式的定义
中置换
的符号的意思怎么也不明白. 最终是明白了, 但怎么搞懂的已经全然记不得了.
接下来还记得第十一章的 Galois 理论怎么也弄不明白. 章末的诸定理中还有 Loewy 的 Galois 理论. 因在高中(旧制)一年级时详细学习了 Loewy 的 Galois 理论, 笔记本还留着, 所以大概是进高中以后才念的 Galois 理论.
得益于在《代数学》中的苦心钻研, 后来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大学, 数学方面没有费多大的劲就过去了.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自己读书, 只要仔细抄写在笔记本上也就明白了.
大学一年级时听了高木先生的解析概论课. 在练习中有这样的问题, 在区域 中, 若 是无理数, 则 ; 若 是有理数( 为既约分数且 )则定义为 的函数 其连续性如何呢? 如所周知, 若 是有理数, 则 在 处不连续; 若 是无理数, 则在 处连续. 关于这一点, 还记得稍稍改变了 的定义, 即假设当 是无理数时 , 当 是有理数时 . 那么若 有理数, 则 在 处不连续; 若 是无理数, 则在 处连续, 进而还注意到, 若 是二次无理数, 则在 处可微分. 从这时候起就开始考虑定理的其他证明, 或者将问题改变一下看看.
以上叙述了笔者是怎么学习数学的, 但回过头来看看, 首先注意到数学的理解方法有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仅仅靠背是不行的, 必须理解其意思. 连文部省的 算数 指导要领中也有如“对于分数要理解乘法及除法的意义, 扩展使用它们的能力”这一项. “理解”常被认为是“背记”的对立面, 实际上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笔者从中学时候起就很好地“理解”了 是无理数, 但直到不久前还不知道它的证明. 也许大家觉得, 既然不知道证明, 那就不是理解而是“背记”. 但不可思议的是, 一开始读到上述 I. Niven 的证明时, 也并没有感到由此而对 是无理数这一事实的理解深刻了多少, 感觉到的是他的证明只不过确认了是无理数这一明显不过的事实, 仅此而已那么为什么不知道证明却又坚信自己很清楚 是无理数这件事呢? 究其理由大概有三个, 即从中学生时候起反复教我们 是无理数; 同时看到小数展开
(当时, 的展开只知道 1874 年 W. Shanks 计算到了 707 位, 后来到了 1946 年知道 Shanks 的结果从 528 位开始错了. 现在 利用计算机可以计算到 1 亿位以上. ——原注)
就觉得它不象是循环的; 再有就是到大学后听说了 Lindermann 在 1882 年关于 是超越数的证明.
为了理解数学的定理, 一般是一步一步循着证明的论证走. 但是循着证明的论证走是为了看看定理所叙述的数学现象的机理, 而不是为了确认证明是正确的, 为什么呢? 因为显然没有必要各自都去确认著名定理的证明是正确的. 根据学习《代数学》时的经验, 开始只要把不明白的证明抄写在笔记本上背出来, 不知不觉中也就明白了, 至少感觉到是懂了. 将不明白的证明在笔记本上反复抄写, 直到背出来为止, 我认为这是学数学的一种方法. 初等几何的大家秋山武太郎先生的名著《通俗几何学》的绪言中也有这样的句子: 特别地, 因为几何学是数学中要背的东西, 所以连问题都必须记住(秋山武太郎:《わかゐ几何学》5 页——原注). 顺便说一下, 古屋茂与笔者的弟弟在武藏高校(旧制)都随秋山先生学习过平面几何, 据说不管带着什么样的难题去问, 先生马上当场就解给他们看.
要是那样的话, 不就是说证明只要背下来也就明白了吗? 似乎还未必如此. 在反复记笔记中间, 在大脑中就产生了些什么, 从而就明白了! 好象就是这样的. 如果什么也没有产生, 那么尽管背了下来, 也还是不会明白的. I. Niven 关于 是无理数的原先的证明非常简单明了, 但开始读的时候, 感觉就象看到了巧妙的戏法, 却没有感觉到是明白了. 而为了写作本稿, 多次抄写在笔记上改写证明, 这才觉得是弄明白了.
笔者也有这样的经验, 即反复在笔记上抄写却还是弄不明白, 这就是十几年前, 当我想要了解从未接触过的数学基础理论到底是什么样的学问, 而去阅读 Kleene 的 Introduction to Metamathematics, 以及 Schoenfield 的 Mathematical logic 等书的时候. 因为觉得数学基础理论是最严密的数学, 所以只要仔细循着其论证走就能清楚明白了, 从这样的假定开始阅读, 不要说清楚明白, 简直是迷迷糊糊一无所获. 虽然非常仔细地抄写在笔记本上苦心钻研, 还是如坠五里雾中, Gödel 的不完全性定理好容易明白了一些, Cohen 的力迫法却始终也搞不懂. Kleene 的书与 Schoenfield 的书都是研究生院一年级的教科书, 所以青年学生应该很容易就能读懂的. 但是稍微上了点年纪就怎么也弄不明白了, 真是不可思议的现象.
对于应用广泛的基本定理则经常有这样的事, 即, 开始时循着证明的论证一步一步走都搞明白了, 又由于定理的频繁使用也完全记住了, 但这期间证明的方法却被慢慢地忘得一干二净. 然而, 决不是说忘记了证明就说定理也不明白了, 倒还不如说是在反复应用定理的过程中反而越发加深了对定理本身的理解. 是无理数这一定理就属于虽然不知道证明但却完完全全是非常清楚的. 人们也许会说不知道证明却完全理解的定理恐怕是个例外, 但实际上我觉得未必是例外. 1953 年 F. Hirzebruch 在代数簇的场合证明了 Riemann-Roch 定理, 猜想该定理在复流形时也照样成立, 1963 年传来了 Atiyah 与 Singer 证明了复流形的 Riemann-Roch 定理的消息. 因为知道使用 Riemann-Roch 定理就可以进行复解析曲面分类的研究, 所以笔者立即就开始了复解析曲面分类的研究. 那时, 对笔者来说, 复流形的 Riemann-Roch 定理就是一个完全理解但却不知道其证明的定理. 再有, 当 1952 年周炜良和笔者在合作的论文中证明具有两个代数无关的有理函数的 Kähler 曲面是非奇异代数曲面时, 证明中用到的代数曲面的奇点消灭定理, 对笔者来说, 也是一个不知道证明但非常清楚的定理. 象奇点消灭定理那样最最基本而证明非常长的定理, 实际上, 虽然不知道证明, 但作为完全理解了的定理, 能够应用的场合并不少. 近期出现了在证明中使用计算机的新型定理. 那么什么叫做理解了这种定理呢, “理解”的含义已经越来越扩展了.
再说数学的学习方法, 打开数学书一看, 就是若干个定义与公理, 以及定理的证明: 为了理解定理, 首先要阅读证明, 循着其论证一步一步看. 最好是弄懂证明, 如果不明白时, 就在笔记上反复抄写看看, 大多数情形就会明白的. 我觉得, 在笔记上反复抄写不懂的证明是数学的一个学习方法. 如果反复在笔记上抄写仍不明白, 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我也不太知道. 但笔者在学习 Schoenfield 的书时, 尽管反复在笔记上抄写, 但仍然不明白力迫法, 所以干脆也就不了了之. 那时因为作者已接近退休, 又不是非学数学基础的理论不可, 倒也无可非议. 而对大学数学专业的学生, 笔者本人希望, 既然已经是数学专业的学生, 那么本着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对 论法也同样, 在笔记上抄写上百遍, 就一定能明白的.
如上那样一旦明白了的定理, 为了加深对其理解, 尝试想想别的证明是很有效的. 这是因为另外的证明是表示从另一角度去看定理所叙述的数学现象的机理.
例如全体实数的集合是不可数的, 一般是按 Cantor 的对角线法证明的. 只要按反证法证明 0 与 1 之间全体实数的集合 是不可数的即可. 所以假定 是可数的, 亦即
由此导出矛盾. 为此设 的 10 进小数表示为
这里 表示数字 中的某一个, 选择数字 , 使满足条件
令
因为 是 0 与 1 之间的实数, 所以应与 中的某一个一样, 设 , 则 与 (1) 矛盾. 故 不是可数的(证明终).
这一证明虽然简单明了, 但总有一种似乎被花言巧语所蒙骗的感觉. 因此考虑别的证明看看. 假定全体实数的集合 是可数的, 亦即
由此导出矛盾. 对于各个 , 固定一个包含 的开区间
由 (2), 因为
在实直线 上任意选取闭区间 时, 若考虑区间
的宽度, 则由(3)可以想象, 的宽 比 中的宽度总和小:
实际上可以很容易确认(4)成立. 因为闭区间 可以被开区间 覆盖, 所以由 Heine-Borel 覆盖定理, 就被 中的有限个覆盖:
这时显然为
(本讲座《解析入门》51-52 页——原注) 故(4)成立.
取定一个实数 , , 若取 是以 为中心, 宽度为 的开区间
则
这与(4)矛盾. 故 不是可数的(证明终).
这就得到了实数集合是不可数的另一证明, 这另一证明虽然比用对角线法的证明要麻烦, 但并没有被花言巧语所蒙骗之感. 由这个另外的证明, 不仅是不可数的, 而且知道 的可数子集只不过占了 的极小一部分. 为什么呢? 因为假设 是 的可数子集, 则对于任意的 , , 被宽度总和为 以下的开区间 所覆盖.
再有, 为了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尝试将定理应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中也是很有效的. 如果已经可以自如地应用定理, 那么该定理应该算是完全理解了, 在定理的各种各样的应用中往往就忘掉了定理的证明, 但即使忘掉了证明, 对定理的理解并没有改变.
象这样虽然已经忘掉了证明但却完全理解的定理不胜枚举, 而对于这种定理, 现在所知道的只是, 我自己都曾经循着证明的论证一步一步做过. 与此相对, 则是知道曾经有其他人循着证明的论证一步一步做过、而又屡屡应用的定理, 即是那种不知道证明却很明白的定理. 知道证明但却忘掉了, 与完全不知道证明, 虽然看起来好象非常不一样, 但自己循着证明的论证一步一步做过所知道的, 与有人循着证明的论证一步一步做过所知道的, 也可以认为没有太大的差别. 如果这样的话, 那么不知道证明却完全明白的定理, 与证明虽已忘掉但完全理解的定理, 也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有了这种信心, 所以才能应用这种定理.
最后, 所列举的数学的学习方法就是, 将不懂的证明在笔记上反复抄写下来看看、考虑另外的证明、试着将定理应用于各种问题, 这些都是非常平凡的事情. 所谓几何上没有捷径(欧几里得), 恐怕就是说数学上没有捷径.
本文转自:《数学译林》
英国伟大的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牛顿是位百科全书式的“全才”。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数学表达。他的微积分创造性解决了物理学中众多很难解决的问题。在当时看来,很多问题只能是定性而不能是定量,但是牛顿创造了一种新的数学方法,使看似不可能用数学表达的事物可以用数学的形式表达。
爱情数
心形线
笛卡尔(左)与克里斯汀(右)
四个朝向不同的心形线
520
I choose you.
Mylove' = 0
My love is constant.
中国在那段举步维艰的历史里、晦暗不明的光景中,中国人在低头前行。按说这样的环境是最不适合优秀人才的生长和发展,但是中国人却不然,那时候的中国有大量的优秀人才涌现出来,群英荟萃、灿烂光辉。
艰苦中的知识分子们,铸就了一个无法超越的璀璨时代,一首令人敬佩的时代之诗。而陈省身则是灿烂星河里无法避免的一颗明星。
年少便是卓尔不凡
关于小学,陈省身只上了一天,因为放学目睹了老师打同学的手心,而不肯再踏入校门一步。陈省身的小学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陈省身9岁的时候就已经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嘉兴建校最早的学校——秀州中学的预科一年级。而九岁的陈省身这时已经可以做复杂的数学题。
1922年,陈省身因为父亲升职,而迁往天津,第二年便进入了扶轮中学学习。未满15岁,陈省身就考入南开大学预科,别说是过去,就是教育条件如此之好的今天,也难出这样的天才少年。
遇到恩师
数学系主任姜立夫对陈省身的影响很大。姜立夫开创了南开大学数学系,对于中国的数学事业称得上是先行者。数学系1926级学生只有5名,陈省身和吴大任是全班最优秀的。
陈省身原本想要学物理系,但由于自己不喜欢实验改选了数学系。作为老师的姜立夫自然是十分高兴能有这样优秀的学生,二年级时,姜立夫让陈省身给自己当助手,任务是帮老师改卷子。
如果陈省身是千里马的话,姜立夫就是伯乐,完全正确的欣赏和培养了这匹千里马,使得陈省身这匹“千里马”一跃千里。
进入更高的殿堂
1931年陈省身进入了清华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一批的数学系研究生。1934年夏,他毕业了,获硕士学位,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同年,获得奖学金,赴布拉希克所在的汉堡大学数学系留学。
在汉堡大学,他接触了不少数学界的学术大家,接触了顶尖的数学学术知识,对数学无比热爱的陈省身,在数学天堂里遨游,在自己的擅长的领域自然是如鱼得水。1936年,他决定,但他决定去巴黎跟嘉当先生工作一年。
战火没有阻挡他的脚步
1937年,陈省身回国,这一年,战争全面爆发,战争对每个领域都是全方位了的毁灭。民生凋敝、百业不振,但是这并没有打陈省身继续研究数学的热情。陈省身接受聘约之后,随着西南联大一同迁到昆明。当时战局紧张,在昆明的日子也是十分紧张,没有图书馆,教室也很少。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之下,陈省身在昆明的轰炸声中写出震惊外国数学研究人员的两篇文章,发表在普林斯顿大学与高级研究所合办的刊物《数学纪事》上,数学家H.外尔和A.韦伊认为陈省身的研究工作达到了很优秀的水准,想要陈省身去往普林斯顿。
1943年陈省身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关于高斯-博内公式的简单内蕴证明》,这篇论文使得陈省身扬名国际,奠定了他“微分几何之父”的坚定位置。
桃李满天下
1984年陈省身出任了南开大学数学所所长。为祖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陈省身曾是杨振宁本科期间的老师,吴文俊院士也是陈省身的学生。M.I.T有个有名的教授曾听过陈省身的课,他说:“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微积分就是陈省身。”
陈省身是公认的数学家,被美国科学院推选为院士,他开创了一个崭新发领域“整体微分几何”。
一段佳话
陈省身经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介绍认识了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郑桐荪的女儿——郑士宁。而后二人结婚生了一个儿一女,也是成就了一段佳话。
陈省身在数学领域做出了正大贡献,也为国家挣了光,让国际数学领域也有了中国的出现。2004年12月3日陈省身逝世,享年93岁。就此,他告别了他辉煌的一生。
他的脑子毫不停歇的运转了七十年。这七十年,是他孜孜不倦的七十年。他说:“我读数学没有什么雄心,我只是想懂得数学,如果一个人的目的是名利,数学不是一条捷径。”
培养出优秀子女
陈省身教育孩子,有着与“控制式”的父母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他选择“放纵式”的教育。尊重孩子的选择。
陈省身的儿子陈伯龙是数学系研究生,雄心勃勃的想要像父亲一样当一个数学家,但是当他想要进一步深造。陈伯龙去数学研究班听了一节课后,发现自己并不是当数学家的料,他回家向“微积分之父”的父亲请教,却发现自己怎么都弄不明白,陈伯龙终于明白他的能力与天赋不足以让他在这个领域做到优秀。
他把想法说给了父亲之后,陈省身并没有苛责儿子非要让儿子当一个数学家。他建议儿子发挥特长进入商界。陈伯龙最终转学精算,进入了保险业,做了一名精算师。供职四十余年,在自己的领域里也做的风生水起。
陈伯龙回望过去的时候,也认为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自己更适合做精算。陈省身的女儿陈璞原本对物理有兴趣,并且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毕业。后来读博她又改学了经济,在银行供职几年后,自己就出去独立单干。
毕业后在德州商业银行(现合并到大通银行)工作,任副总裁助理,后自己设立了一个有关经济法规的咨询公司,现为首都银行董事之一。
陈璞在金融领域里也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陈璞在读硕士期间,认识了朱经武。这位朱经武后来成为了我国著名的超导物理学家。陈省身知道后,就拜托杨振宁打听这位朱经武,知道朱经武人很好之后,便放下了心。
陈璞是大数学家之女,著名的物理学家之妻,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别人如此了。这一双儿女虽然没有从事数学,但都是智商超群之辈,但在自己的领域里都活的精彩。
*文章摘自史海观复
1.均值不等式
调和平均值,几何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均方平均值这几种平均值在不等式推导中经常用到,但是容易搞混他们的大小关系,通过下面的几何图形就可以清楚理解他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对数函数延伸
对数的大小比较也让人头疼,但是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得到他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下图,LnA = mA*A, LnB = mB*B, 由于mA> mB就可以得到A,B之间的大小关系了。
3.黄金代换公式
黄金代换公式在三角恒等式推导,三角函数计算,微积分的变量替换等场合会比较常用,通过下图可以清楚了解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4.反三角函数最实用结论
反三角函数我们使用的机会不多,但是下面的两个结论也是颇有趣的。
5.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方式给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这种方法颇为形象直观,一下子就指出了距离公式的几何意义。
6.等差数列求和
常见的数列求和公式,下图的几何意义清晰,所有三角形的面积加起来等于大的三角形的面积。
7.平方数求和
平方数求和,这个是三维的几何图形,把左上角的3个图形拼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右下角的图形,求和公式也呼之欲出了。
8.球的体积公式
祖暅原理,把球的体积公式转换为四棱锥的体积。
9.二倍角公式
二倍角公式也可以通过下面的相似三角形的方式给出。
10.数列的极限
下面的定义的数列的极限相当于两条曲线的交点的横坐标。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从1959年起举办,至2019年,共举办了61届。中国在1985年首次派出中学生参赛,共参加了34届。中国共获得19个团体冠军,拿回157牌金牌,其中36块金牌是满分。
国际奥数竞赛,能看出一个国家数学水平,这点看,中国数学无疑是最强的。是哪些中国人在国际奥数竞赛拿奖牌?他们来自哪里,又去了哪里,现在他们在做什么?
一、1985年,第26届。团体冠军:罗马尼亚。中国队派出2名选手,第一次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1、吴思皓,上海向明中学,获铜牌,保送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赴耶鲁大学读博士。
2、王锋,北京大学附中,没获奖牌,保送北京大学。现做企业软件。
二、1986年,第27届。团体冠军:美国、前苏联。
1、方为民,河南实验中学,41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2、张浩,上海大同中学,39分获金牌,保送复旦大学。
3、李平立,天津南开中学,37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现任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技术总监。
4、荆秦,女,陕西西安八十五中,26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现美国哈佛大学教师。
5、林强,湖北黄冈中学,19分获铜牌,保送中国科技大学。
6、沈建,江苏泰县姜堰中学,15分未获奖牌。
三、1987年,第28届。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1、刘雄,湖南湘阴中学,满分42获金牌,保送南开大学。
2、滕峻,女,北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现在美国费城大公司任职。
3、林强,湖北黄冈中学,34分获银牌,保送中国科技大学。
4、潘于刚,上海向明中学,34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5、高峡,北大附中,29分获铜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现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
6、何建勋,广东华南师大附中,19分获铜牌,保送中国科技大学。
四、1988年,第29届。团体冠军:前苏联。
1、何宏宇,四川彭县中学,满分42获金牌。1993年破格列入美国数学家协会会员,1994获麻省理工数学博士学位,现任亚特兰大乔治大学教授,博导,在《李群》研究上有重大突破。
2、陈晞,上海复旦附中,41分获金牌,保送复旦大学。赴哈佛大学读博士,现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
3、韦国恒,湖北武钢三中,30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4、邹钢,江苏镇江中学,30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5、查宇涵,江苏南京十中,29分获银牌,保送复旦大学。现为中科院数学所研究员。
6、王健梅,女,天津南开中学,29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五、1989年,第30届。团体冠军:前苏联。
1、罗华章,重庆永川中学,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麻省理工读数学博士,现美国某软件公司任职。
2、蒋步星,新疆石河子五中,41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现为润乾软件的老总。2015年,他的润乾软件被福布斯中文网站评为“2015福布斯中国非上市潜力企业100强”。
3、俞扬,吉林东北师大附中,41分获金牌,保送吉林大学。现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老师。
4、霍晓明,江西景德镇景光中学,41分获金牌,保送中国科技大学。赴斯坦福大学读统计博士,现佐治亚理工学院教师。
5、唐若曦,四川成都九中,37分获银奖,保送中国科技大学。赴哈佛大学读统计博士。
6、颜华菲,女,北京人大附中,35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赴麻省理工学院读数学博士,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
六、1990年,第31届,团体冠军:中国。
1、周彤,湖北武钢三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2、汪建华,陕西汉中西乡一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南开大学。赴麻省理工学院读数学博士,现美国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工作。
3、王菘,湖北黄冈中学,41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博士,任耶鲁大学教师,2006年作为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
4、余嘉联,安徽铜陵一中,36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5、张朝晖,北京四中,36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6、库超,湖北黄冈中学,33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数学博士,现北师港浸大教师。
七、1991年,第32届。团体冠军:前苏联。
1、罗炜,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麻省理工读数学博士,在浙江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任博士后。
2、张里钊,北大附中,41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麻省理工数学读博士。
3、王绍昱,北大附中,40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加州理工学院读数学博士,现耶鲁大学教师。
4、王菘,湖北黄冈中学,40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博士,现耶鲁大学教师。
5、郭早阳,湖南师大附中,36分获银牌,保送清华大学。赴美国西北大学读博士,于2011年11月被重庆大学引进到工程力学系任教授、博导,2012年入选中组部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
6、刘彤威,北大附中,32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八、1992年,第33届。团体冠军:中国。
1、沈凯,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上海交通大学。
2、杨保中,河南郑州一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读金融博士,任斯坦福大学教师、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教授。
3、罗炜,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麻省理工读博士,任浙江大学教师。
4、章寅,四川成都七中,41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康奈尔大学读计算机博士,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师。
5、何斯迈,安徽安庆一中,40分获金牌,保送中国科技大学。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读博士,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6、周宏,北大附中,33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九、1993年,第34届。团体冠军:中国。
1、周宏,北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2、袁汉辉,广东华南师大附中,37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赴麻省理工读数学博士,因精神问题被退学。在华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工作,2005年的女子数学奥林匹克有他供题一道。
3、杨克,湖北武钢三中,36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读计算机博士。
4、刘炀,湖南师大附中,35分获金牌,保送上海交通大学。
5、张镭,山东青岛二中,34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6、冯炯,上海向明中学,31分获金牌,保送上海交通大学。
十、1994年,第35届。团体冠军:美国。
1、张健,上海建平中学,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数学系读博士。
2、姚健钢,人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数学博士。任巨人学校奥数讲义编写组顾问。
3、彭建波,湖南师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纽约大学读计算机博士。
4、奚晨海,北大附中,34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读计算机博士。
5、王海栋,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35分银牌,保送复旦大学。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读计算机博士。
6、李挺,四川内江安岳中学,34分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十一、1995年,第36届。团体冠军:中国。
1、常成,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电子工程博士。
2、柳耸,山东省实验中学,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上海安家落户。
3、朱辰畅,女,湖北武钢三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数学博士,现美国哥廷根大学数学系教授。
4、王海栋,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38分获金牌,保送复旦大学。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读计算机博士。
5、林逸舟,山东省实验中学,36分获银牌,保送清华大学。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计算机博士。
6、姚一隽,上海复旦大学附中,36分获银牌,保送复旦大学。赴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读数学博士,现复旦大学教授。
十二、1996年,第37届。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1、陈华一,福建福安一中,32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读数学博士,现北京大学教师。
2、闫理,北京二十二中,30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博士,改斯坦福大学金融博士。
3、何旭华,重庆十八中,30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麻省理工读数学博士,历任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副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2013年获颁“晨兴数学金奖”。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4、王列,辽宁沈阳育才学校,27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赴沃顿商学院坊统计博士。
5、蔡凯华,江苏启东中学,23分获银牌,保送中国科技大学。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数学博士。
6、刘拂,女,上海复旦大学附中,18分获铜牌,保送北京大学。赴麻省理工读数学博士。
十三、1997年,第38届。团体冠军:中国。
1、邹瑾,湖北武钢三中,388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任高思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爱尖子事业部CEO,巨人学校奥数教练。
2、倪忆,湖北黄冈中学,38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博士,200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低维拓扑,2007年去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3、韩嘉睿,广东深圳中学,38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读统计博士。
4、安金鹏,天津一中,37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安金鹏入选教育部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5、孙晓明,山东青岛二中,37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改清华大学读计算机博士。
6、郑常津,福建福安一中,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十四、1998年,第39届。团体冠军:伊朗。
中国因故未参赛
十五、1999年,第40届。团体冠军:中国、俄罗斯。
1、李鑫,广东华南师大附中,36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2、刘若川,东北育才学校,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
国麻省理工读数学博士。
3、程晓龙,湖北武钢三中,32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4、翟振华,上海延安中学,30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读数学博士。
5、孔文彬,湖南师大附中,27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6、朱琪慧,女,广东华南师大附中,22分获银牌,保送清华大学。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计算机博士。
十六、2000年,第41届。团体冠军:中国。
1、恽之玮,江苏常州高级中学,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博士,麻省理工读博士后,现斯坦福副教授(终身)。
2、刘志鹏,湖南长沙一中,39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3、李鑫,广东华南师大附中,38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4、朱琪慧,广东华南师大附中,36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计算机博士。
5、袁新意,湖北黄冈中学,32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数学博士,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助理教授。
6、吴忠涛,上海中学,31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改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本科2005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博士2010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曾在加州理工学院做过博士后,现在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兴趣包括低维拓扑、辛几何与规范场论,尤其是Floer 同调在纽结与三维流形中的应用。
十七、2001年,第42届。团体冠军:中国。
1、肖梁,人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麻省理工读数学博士,目前在美国一流大学担任教职,作出了令人瞩目的工作成绩。
2、张志强,湖南长沙一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3、余君,湖南师大附中,37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他2005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访问学者,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2015年,余君加入北京大学,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6年,余君入选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名单。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李群表示论。
4、郑晖,湖北武钢三中,36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陈建鑫,江苏启东中学,36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有报道,2017年阿里云量子实验室陈建鑫研究员来中科院作报告。
6、翟枫,东北育才学校,33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十八、2002年,第43届。团体冠军:中国。
1、王博潼,东北育才学校,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普渡大学读博士,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
2、付云皓,清华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北大、广州大学读硕博,任南方科技大学教师。
3、王彬,陕西西安铁路一中,36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4、曾宪乙,湖北武钢三中,32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求学, 2017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作学术报告。
5、肖雄,湖南师大附中,30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6、符文杰,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30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十九、2003年,第44届。团体冠军:保加利亚。
1、付云皓,清华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北大、广州大学读硕博,任南方科技大学教师。
2、王伟,湖南师大附中,37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3、向振,湖南长沙一中,36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4、方家聪,广东华南师大附中,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万昕,四川彭州中学,33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现中科院数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工作。
6、周游,湖北武钢三中,28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二十、2004年,第45届。团体冠军:中国。
1、黄志毅,广东华南师大附中,41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2、朱庆三,广东华南师大附中,38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3、李先颖,湖南师大附中,37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4、彭闽昱,江西鹰潭一中,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林运成,上海中学,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2005年转学至麻省理工学院,2008年获得数学计算机双学位毕业。2008年进入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深造。
6、杨诗武,湖北黄冈中学,34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硕士、剑桥大学读博士后。杨诗武在2007~2008年曾在北京资优教育兼任数学教练工作,成绩斐然。2016年加入北京大学国际数学中心任助理教授,入选第十三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是双曲偏微分方程、广义相对论。
二十一、2005年,第46届。团体冠军:中国。
1、任庆春,天津耀华中学,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麻省理工读博士。
2、刁晗生,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麻省理工求学,现在哈佛。
3、罗晔,江西师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读博士。
4、邵烜程,复旦大学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康嘉引,深圳中学,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6、赵彤远,石家庄二中,32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2015年9月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数学系。
二十二,2006年,第47届。团体冠军:中国。
1、柳智宇,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2010年北京西山龙泉寺出家。
2、沈才立,江苏镇江中学,37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3、邓煜,深圳高级中学,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麻理理工学院读学士、普林斯顿大学读硕士。
4、金龙,东北师大附中,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任庆春,天津耀华中学,34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
6、甘文颖,女,湖北武钢三中,31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二十三、2007年,第48届。团体冠军:俄罗斯。
1、沈才立,镇江中学,36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美国名校读研究生,在新泽西做股市分析员。
2、付雷,湖北武钢三中,30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3、王烜,深圳中学,30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4、杨奔,人大附中,30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马腾宇,东北师大附中,28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求学,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系助理教授。
6、胡涵,湖南师大附中,27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任学而思网校老师。
二十四、2008年,第49届。团体冠军:中国。
1、牟晓生,上海中学,满分42获金牌,放弃北大选择耶鲁,哈佛经济博士,网上称其为世界经济学学术新星。
2、韦东奕,山东师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2013年获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奖金奖。
3、张瑞祥,人大附中,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
4、张成,华东师大二附中,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陈卓,女,华中师大一附中,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6、吴天琪,浙江嘉兴市第一中学,28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二十五、2009年,第50届。团体冠军:中国。
1、韦东奕,山东师大附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2013年获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奖金奖。
2、赵彦霖,东北师大附中,38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3、黄骄阳,成都第七中学,36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求学。
4、林博,人大附中,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2013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
5、郑凡,上海中学,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求学。
6、郑志伟,浙江乐成公立寄宿学校,35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在中科院。
二十六、2010年,第51届。团体冠军:中国。
1、聂子佩,上海中学,满分42获金牌,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2、李嘉伦,浙江乐成公立寄宿学校,36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
学。
3、肖伊康,河北唐山一中河北,34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在中科院。
4、张敏,女,华中师大一附中,30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赖力,重庆南开中学,28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6、苏钧,福州第一中学,27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二十七、2011年,第52届。团体冠军:中国。
1、陈麟,人大附中,38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2、周天佑,上海中学,34分获金牌,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3、姚博文,河南省实验中学,30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4、龙子超,湖南师大附中,30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5、靳兆融,人大附中,29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6、吴梦希,江苏南菁高级中学,28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二十八、2012年,第53届。团体冠军:韩国。
1、佘毅阳,上海中学,38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2、王昊宇,湖北武钢三中,37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3、陈景文,人大附中,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4、吴昊,辽宁师大附中,34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左浩,华中师大一附中,33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6、刘宇韬,上海中学,18分获铜牌,未签。
二十九、2013年,第54届。团体冠军:中国。
1、刘宇韬,上海中学,41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2、张灵夫,四川绵阳中学,38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3、刘潇,浙江乐成公立寄宿学校,35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4、廖宇轩,郑州外国语学校,33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顾超,上海格致中学,31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6、饶家鼎,深圳第三高级中学,30分获银牌,北大、清华预录。
三十、2014年,第55届。团体冠军:中国。
1、高继扬,上海中学,满分42获金牌,未签。
2、浦鸿铭,东北师大附中,39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3、齐仁睿,山东历城二中,35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4、周韫坤,深圳中学,35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5、谌澜天,湖南师大附中,25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6、黄一山,湖北武钢三中,22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三十一、2015年,第56届。团体冠军:美国。
1、俞辰捷,华东师大二附中,41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2、贺嘉帆,湖南雅礼中学,33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3、王诺舟,辽宁实验中学,31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4、高继扬,上海中学,30分获金牌,北大预录。
5、谢昌志,湖南雅礼中学,25分获银牌,保送清华大学。
6、王正,人大附中,23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三十二、2016年,第57届。团体冠军:美国。
1、杨远,石家庄二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2、梅灵捷,复旦大学附中,41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3、张盛桐,上海中学,36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4、贾泽宇,人大附中,31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5、王逸轩,湖北武钢三中,28分获银牌,保送北京大学。
6、宋政钦,湖南师大附中,26分获银牌,保送清华大学。
三十三、2017年,第58届。团体冠军:韩国。
1、任秋宇,华南师大附中,32分获金牌。
2、张騄,湖南长郡中学,28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3、吴金泽,武汉二中,26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4、何天成,华南师大附中,2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江元旸,浙江鄞州中学,2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6、周行健,人大附中,23分获银牌。
三十四、2018年,第59届。团体冠军:美国。
1、陈伊一,湖南雅礼中学,37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2、欧阳泽轩,温州中学,36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3、李一笑,江苏天一中学,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4、王泽宇,陕西西北工大附中,31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5、叶奇,乐成公立寄宿学校,30分获银牌,保送清华大学。6、姚睿,华中师大一附中,30分获银牌,保送清华大学。
三十五、2019年,第60届。团体冠军:中国、美国。
1、袁祉祯,武钢三中,满分42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2、谢柏庭,浙江乐清知临中学,满分42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3、胡苏麟,华南师大附中,39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4、邓明扬,人大附中,39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5、俞然枫,南京师大附中,35分获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6、黄嘉俊,上海中学,34分获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到现在为止,在国际数学四大奖中,只发现3个华人名字——陈省身、丘成桐、陶哲轩。
相信不要多久,在国际数学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阿贝尔奖、陈省身奖中会出现更多中国人名字,特别是代表中国参加过国际奥数比赛并获奖者的名字。
在统计历届菲尔兹奖获得者名单时,发现有1/3的人都在国际奥数比赛上获过奖。
注:本文转自网络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牛顿
引言
素数(又称质数)历来都是数学界的宠儿,有关素数的话题在数学界总能引起热议,其原因可能就在于它那孤独又高冷的一面,常常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2018年伊始,隔壁的日本人就干了一件让国人匪夷所思的事。他们把2017年12月26日发现的迄今为止的最大素数——第50个梅森素数——印成了一本书,书名为《2017年最大的素数》,这本书厚32mm, 共719页。最重要的是整本书只印了一个数,即2^77232917-1,这个数一共23249425位,如果按照2个数字一个字来算,那就是1000多万字的巨著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本售价约113人民币的书在发行两周后迅速登上日本亚马逊数学类畅销书的第一位,且卖到断货。
有关素数的著作多得像浩瀚宇宙中的星辰,但我眼中最亮的那颗当属《素数之恋》。从来没有哪本数学书像它这般让我着迷。它把深奥的数学阐述的如此浅显易懂又不乏严谨,它将历史人文与数学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从小学就能看懂的素数定义和求法,到简单的初等数论,最后到复杂的解析数论,它跨越了千年的时空,娓娓道来,一气呵成。它用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牛顿、欧拉、高斯、伯努利、费马、黎曼、罗素、勒让德、希尔伯特这些闪亮的明珠串起了整个数学史。
为什么这本书如此吸引人?因为作者是学数学里最会写小说的,又是作家里数学学的最好的。
正是由于质数独特而神秘的气质,它甚至成为了小说的主角。《质数的孤独》是意大利80后作家、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的处女作。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字,它们是所有整数中特殊又孤独的存在,作者形象地用质数这一数学概念来形容两人孤独的状态。2008年《质数的孤独》一经出版,即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并迅速成为欧美超级畅销书,迄今在欧洲销量已超过500万册。
什么是素数?
我想以扎西拉姆·多多的一首歌曲《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开始,歌词的一部分是这样的: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为了说清楚什么是质数,我们先从自然数开始。
自然数,顾名思义,是大自然的一种客观存在。有些人可能不服,“自然数看不见摸不着,也能叫客观存在?” 但它确实自宇宙诞生起就存在着,等待智慧生物去发现它并表示它,正如上面的歌词所说“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
数数是人类诞生起就面临的最基本任务,不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虽然人类对的数字的表示方式可能千差万别,但终究面临着要判断自己的早上放出去的牛羊晚上有没有全部归来的问题。
素数,也是这么一个存在,不管你念或者不念它,它就在那里。在数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发明创造”了许多数,有的甚至连创造者本身都觉得不真实,所以被称为虚数。但至少素数,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素数是什么?其实很好解释。有一堆苹果,想平均分给一群人,如果不管这群人有多少(不能是1个人或与苹果个数同样多的人),都无法平均分给每个人而不剩,那么这堆苹果的个数就是素数。用数学的语言就是:一个只能被1或它自身整除的数是素数。
下表给出了100以内的素数。
怎么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
给定一个数N,如何判断它是否为质数呢? 让我们直接回归最初的定义。许多时候,从最原始的定义开始,反而能无往而不利。
最笨的办法:从2开始,逐个地去除N,如果一直到N-1,都除不尽N,那么N就是素数。
但显然,这个做法做的除法有点多。比如判断101是不是质数,既然被2不能整除,它也不能被2的倍数整除,不能被3整除,那也不能被3的倍数整除,等等…… 因此,看上去只需要用比101小的素数去除101即可。
那么比101的素数有多少呢? 还有不少呢。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是不是要一个个去除呢?答案是否定的。许多刚学素数的同学会说,大于50的就不用试了,因为2倍已经超过101了。
但实际上还能更小。假设N=a×b, a≤b, 那么a≤根号N,也就是说如果N能表示成两个数的乘积,那么N一定有一个因子不大于根号N。从而,如果挨个地拿不超过根号N的素数去除N,一定可以有某一个数能除的尽,否则N就是素数了。
对于101,我们只需拿不超过10的素数去除,也就是2、3、5、7,如果都不能除尽,那101就是素数了。这,是不是大大降低了除法的次数?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判断素数的程序,用的还是最笨的办法。
当然,上面的方法只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如果想批量生产素数,那可以用“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简称“筛选法”。顾名思义,这一方法好比一个筛子,把非素数逐个筛掉,剩下的就是素数。具体做法是:
先把N个自然数按次序排列起来;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要划去;
第二个数2是质数留下来,而把2后面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划去;
2后面第一个没划去的数是3,把3留下,再把3后面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都划去;
3后面第一个没划去的数是5,把5留下,再把5后面所有能被5整除的数都划去;
这样一直做下去,就会把不超过N的全部合数都筛掉,留下的就是不超过N的全部质数。
实际上,只需要筛选到不大于根号N即可。以N=30为例,只需进行3次筛选(分别筛掉2、3、5的倍数)即可找出30以内的所有素数。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2,3,5,7,9,11,13,15,17,19,21,23,25,27,29 (第1遍筛选)
2,3,5,7,11,13,17,19,23,25,29 (第2遍筛选)
2,3,5,7,11,13,17,19,23,29 (第3遍筛选)
不要小看这一筛法,欧拉用这一思想发现了下面被称为金钥匙的欧拉公式,建立了自然数序列和素数序列之间的某种联系。
稍微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个公式让人惊叹的地方:公式左边是对所有自然数的某个幂次求和,而右边则是对所有素数的某个幂次的运算求积。自然数和素数之间居然有这种联系,这难道不是上帝的安排?
有多少个素数?
一个经常问的问题是:质数有多少个? 结论是有无穷多个。
欧几里得给出了非常漂亮的反证法,足以作为反证法的经典教案。
素数有多重要?
数学家对素数的痴迷程度为什么如此之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素数之于数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原子之于物质的重要性。
和原子构成了物质一样,任何一个自然数都可以看成是某些素数组合而成,这就是著名的素数分解定理:
这一定理的要点在于分解的唯一性,很多人认为这是显然的共识,但实际上这一点是可以证明的,同样可以用反证法(篇幅限制,这里就略去)。质数分解定理是数论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定理。它把对自然数的研究转化为对其最基本的元素——素数——的研究。
有了这个公式,如果你要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那只要找出相同的质因子,并对幂指数取两者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即可。
欧拉关于此还有一个欧拉定理(怎么又是欧拉?),所解决的是一个给定自然数共有多少个因数的问题。比如,8有1,2,4,8这4个因子,而12有1,2,3,4,6,12这6个因子。
在质因数分解的基础上,辅以简单的乘法原理,就可以得到一个自然数所有因数的个数为(1+a1)(1+a2)+…(1+an) (把构造一个因数作为一项任务,这一任务可分成n步,第一步选择p1的因子,第二步选择p2的因子,…,第n步选择pn的因子;而以p1为例,因数中可以不包含p1, 包含1个p1, …, 直至包含a1个p1,即一共有1+a1种选法)。
历史上的许多著名数学问题都与素数有关,比如:
哥德巴赫猜想:是否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孪生素数猜想:孪生素数就是差为2的素数对,例比如11和13。是否存在无穷多个孪生素数对?
梅森素数猜想:2^p -1的形式,p为素数。是否存在无穷多个梅森素数?
事实上,如果哥德巴赫猜想为真的话,我们就发现了素数作为自然数生成元的另一种能力,即任何一个数都可以由2个或3个素数相加而成。
让人魂牵梦绕的素数定理
几百年来,一个问题引发了许多数学家的思考:既然素数很重要,能不能有某种规则,来产生素数?遗憾的是,这样的规则一直未被发现。
当大家在寻找素数的时候,发现随着数越来越大,素数越来越少。比如100以内有25个素数,1000以内有168个素数,1000000以内只有78498个。为什么1000以内是168个素数,而不是158个或178个?有没有一个公式或规则,能告诉我们,小于一个给定数的素数有多少个?
这个问题正是黎曼在1859年被柏林科学院任命为通信院士后向科学院提交的一篇论文,题目为《论小于某给定值的素数的个数》。
事实上,关于素数分布的问题在更早些时候已经引起了数学大家如欧拉和高斯的关注。高斯就曾给出了素数分布规律的猜想。他认为:
这一发现可以被看作是探索未知的经典案例,需要有超凡的毅力(设想一下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求几千万以内的素数)和洞察力。不妨从下表的素数个数开始。看上去没有什么规律,只能看出随着N的增大,小于N的素数密度逐渐稀疏。
我们不妨尝试观察一下这个密度到底如何变化,不妨取密度的倒数N/π(N),如下表。稍微有一点找规律经验的人大概就看出来随着N以指数速度递增,N/π(N)大致是以固定的步长递增。
指数函数和等差的关系,稍微学过一点中等数学的人就能知道,将指数函数取对数,那就变成线性函数了。下表给出了lnN和N/π(N)的对比。
看上去是不是很简单?确实,但如果你觉得这么简单的规律你也可以发现和总结,那就错了。仅靠一支笔和一张纸,求出1000000000以内的质数,要不你试试? 据说当年15岁的高斯没事的时候就是算素数玩,你行吗?
这个被冠以“素数定理”的命题得到了高斯、勒让德、狄利克雷、黎曼、切比雪夫、塞尔贝格、爱尔特希(Paul Erdos)和阿达马(Hadmard)等众多数学大家的重视。据说无论谁证明了素数定理,都将得到永生。
时至今日,素数定理已被证明,小于N的素数个数的上限和下限都已经给出,但π(N)的确切值是多少,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批又一批的数学家们前赴后继想登上最高峰,但都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妨碍后面还有一批又一批的攀登者。
注:本文转自网络
上面说了,线性代数是一种高层次抽象模型,我们可以采用学习一门程序语言的方法去学习它的语法和语义,但是这一认识不只针对线性代数,它是对每一门数学学科通用的,可能有人会有疑问。
微积分、概率论也是高层次抽象,那么线性代数这种高层次抽象的特点在哪里呢?
这就问到了根本上,线性代数的核心:向量模型。
我们在初等数学中学习的坐标系属于笛卡尔所提出的解析模型,这个模型很有用,但同时也有很大的缺点。
坐标系是人为加上的虚拟参考系,但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求面积,图形旋转、拉伸等应用都是和坐标系无关的,建立一个虚拟的坐标系往往无助于解决问题,刚才三角形面积的例子就是这样。
向量模型很好地克服了解析模型的缺点,如果说解析模型代表了某种“绝对性”的世界观,那么向量模型就代表了某种“相对性”的世界观,我推荐把向量模型和解析模型看作对立的两种模型。
向量模型中定义了向量和标量的概念。向量具有大小和方向,满足线性组合法则;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注:标量的另一种更深刻的定义是在旋转变换下保持不变的量)。
向量模型的优点之一是其坐标系无关性,也就是相对性,它在定义向量和运算规则的时候从一开始就抛开了坐标系的束缚,不管坐标轴怎么旋转,我都能适应,向量的线性组合、内积、叉积、线性变换等等运算全部都是坐标系无关的。
注意,所谓坐标系无关性不是说就没有坐标系了,还是有的,刚才三角形例子的顶点就是用坐标表示的,只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同的坐标系不会构成影响。
用一个比喻,Java号称平台无关,不是说Java就是空中楼阁,而是说小伙伴用Java编程时底层是Linux还是Windows往往对自身没有影响。
向量模型有什么好处呢?
除了刚才三角形面积问题是一个例子,下面再举一个几何的例子:
给定三维坐标系中的一点(x0, y0, z0)和一个平面a*x + b*y + c*z + d = 0,求点到平面的垂直距离?
这个问题如果是要从解析几何的角度去解决几乎复杂到没法下手,除非是平面恰好是过坐标轴的特殊情况,但是如果从向量模型考虑就很简单:
根据平面方程,平面的法向量(Normal Vector)是v=(a, b, c),设从平面上任意一点(x, y, z)到(x0, y0, z0)的向量为w,那么通过点积dot_product(w, v)算出w到v的投影向量p,其大小就是(x0, y0, z0)到平面a*x + b*y + c*z + d = 0的垂直距离。
这里用到了向量模型的基本概念:法向量,投影向量,点积,整个问题解决过程简洁明快。
下面再给小伙伴们留一道相似的练习题(熟悉机器学习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是线性代数在线性分类中的应用):
给定n维空间中的两点(a1, a2, ... an),(b1, b2, ... bn)和一个超平面c1*x1 + c2*x2 ... + cn*xn + d = 0,请判断两点在超平面的同侧或异侧?
离开向量,下面我们要请出线性代数的另一个主角:矩阵(Matrix)。
线性代数定义了矩阵和向量、矩阵和矩阵的乘法,运算规则很复杂,用来做什么也不清楚,很多初学者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可以说矩阵是学好线性代数的拦路虎。
遇到复杂的东西,往往需要先避免一头陷入细节,先从整体上把握它。
其实,从程序的角度看,无论形式多么奇怪,它无非是一种语法,语法必然对应了语义,所以理解矩阵的重点在于理解其语义。
矩阵的语义不止一种,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语义,在同一环境中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最常见的包括:
1)表示一个线性变换;
2)表示列向量或行向量的集合;
3)表示子矩阵的集合。
矩阵作为一个整体对应的是线性变换语义:用矩阵A乘以一个向量v得到w,矩阵A就代表了v到w的线性变换。
比如,如果想要把向量v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度得到v',只需要用旋转变换矩阵(Rotation Matrix)去乘v0就可以了。
除了旋转变换,拉伸变换也是一种常见的变换,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拉伸矩阵把向量沿x轴拉伸2倍(请试着自己给出拉伸矩阵的形式)。
更重要的是,矩阵乘法有一个很好的性质:满足结合率,这就意味着可以对线性变换进行叠加。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把“沿逆时针旋转60度”的矩阵M和“沿x轴拉伸2倍”的矩阵N相乘,得到一个新矩阵T来代表“沿逆时针旋转60度并沿x轴拉伸2倍”。
这是不是很像我们Shell中把多个命令通过管道进行叠加呢?
上面重点介绍了向量模型的坐标系无关性,除此之外,向量模型的另一优点是它能描述线性关系,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熟悉的Fibonacci数列的例子:
Fibonacci数列定义为:f(n) = f(n-1) + f(n-2), f(0) = 0, f(1) = 1;问题:输入n,请给出求f(n)的时间复杂度不超过O(logn)的算法。
首先,我们构造两个向量v1=(f(n+1), f(n))和v2=(f(n+2), f(n+1)),根据Fibonacci
数列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从v1到v2的递推变换矩阵:
并进一步得到:
这样就把线性递推问题转化为了矩阵的n次幂经典问题,在O(log n)时间复杂度内解决。除了线性递推数列,初等数学中著名的n元一次方程组问题也可以转化为矩阵和向量乘法形式更容易地解决。
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凡是满足线性关系的系统都是向量模型的用武之地,我们往往可以把它转化为线性代数得到简洁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观点:从应用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线性代数视为一门特定领域的程序语言。线性代数在初等数学基础上建立了向量模型,定义了一套语法和语义,符合程序语言的语言契约。
向量模型具有坐标系无关性和线性性,它是整个线性代数的核心,是解决线性空间问题的最佳模型。向量的概念、性质、关系、变换是掌握和运用线性代数的重点。
对于编程来说,学好数学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线性代数而言,用编程的方式来思考可以帮助理解。
注:本文转自网络
要说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想必是从人类开始使用“算术”开始,就可以了。接下来的介绍的是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的代数解,然而这三类方程的求解问题,却跨越了1000多年,然而对于五次及更高次代数方程的求解,我们放弃了根式解的寻找。
一元二次方程
古希腊时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问题,主要是从几何的角度考虑。
公元300年左右,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使用类似于现在的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得出解:
求根公式
只是由于未引入复数,所以当b^2-4ac<0时,解无意义。学过一元二次方程的话,会比较熟悉,通过配方来推导出求根公式。
而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于1615年《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中阐述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因此该关系被称为韦达定理。如上述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x_1、x_2有如下关系:
韦达定理
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不难推导出韦达定理。而韦达定理的逆定理也是成立的。
一元三次代数方程
16世纪的意大利流行数学家之间的“挑战”,利用自己掌握的数学技能,相互之间PK。其中三次方程的解法就引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塔尔塔利亚
1510年左右,波伦亚大学教授费罗发现了缺少二次项的三次方程:
的解法,并在离世前传给了学生菲奥尔。
1530年左右,塔尔塔利亚得到了缺少一次项的三次方程:
菲奥尔向其提出挑战,但在竞赛前,塔尔塔利亚攻克了缺少二次项的三次方程的解法。
与塔尔塔利亚同时代的卡尔达诺和其助手费拉里,在塔尔塔利亚三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得出了一般三次方程
的解法。并将其收录到自己的数学名著《大衍术》中。也因如此引起了卡尔达诺与塔尔塔利亚的争斗!关于争斗的细节请阅读:狭路相逢的同行,两败俱伤的冤家:三次方程的求解应归功于谁?
接下来看一下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由于《大衍术》的重大影响,公式被称为“卡尔达诺”公式。
假设方程形如:
因为对一般的三次方程:
两端除以a,并令
代入,则可转化为方程(1)的形式。
假设方程(1)的根可以写成x=u+v的形式,这里u和v是待定参数。代入方程整理得:
如果u和v满足:
则方程(2)成立,且由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u^3和v^3是方程
的两个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求解
不妨记
则
其中
结合uv=-p/3使用u和v配对,可得方程(1)的三个根:
其中A或B右边的根式下的式子称为三次方程的判别式。
一元四次代数方程
卡尔达诺的助手费拉里利用配方的方法,将四次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三次和二次方程的求解问题,从而得到了一元四次代数方程的求根公式。接下来介绍一下,一元四次代数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不妨设四次方程形如:
将(6)左侧的后三项移到右边,并在两端同时加上(bx/2)^2,配方得
方程(7)两边加上
其中y是一个与x无关的待定量,可得
方程(8)的右端,在选取恰当的y后,可以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事实上,只要y能满足下面的等式
即可。求解三次方程(9)解得y后,代入方程(8)后,两边开方可以得到两个一元二次方程。解这两个二次方程,得到原四次方程的四个根。
一元五次及更高次代数方程
自从一元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问世之后的三个世纪里,数学家们都在寻找五次或更高次的方程的求根公式上。大名鼎鼎的数学大师欧拉、拉格朗日都曾经试图给出五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但都没有成功!
拉格朗日找到了求得一至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统一方法——拉格朗日预解式方法,该方法对一
般的五次方程是无效的,以至于拉格朗日认为:更高次方程的求解问题是在向人类的智慧挑战。
拉格朗日
在大量数学家的尝试之后,人们开始怀疑:四次以上的高次方程是否存在根式解?比如高斯在《算术研究》中写道,某些高次代数方程不能够用根式法求解。只是,高斯没有给出严格的证明。但高斯给出了代数基本定理:一元n次多项式方程在复数域上至少有一个根。
高斯
获得实质性进展的是年轻的挪威天才数学家阿贝尔。1824年,22岁的阿贝尔完成论文《论代数方程,证明一般五次方程的不可解性》,证明了五次以上的一般方程不存在根式解。
阿贝尔
与阿贝尔同时代的伽罗华发展了群论方法,并依此证明了一至四次代数方程可解,更高次一般代数方程不可解的证明;除此之外,还找到了方程存在根式解时,其系数所满足的充要条件。
韦达定理:如果一元n次方程
的根分别是x_1,x_2,...,x_n,那么
*文章部分内容整理于网络